画松歌送沈丈樗崖归宣城(明徵君眉生先生之孙)

耕岩先生冠社籍,儒衣欻受思陵辟。
飞章首论武陵杨,闭口曹蜍动颜色。
昭亭仙去无消息,今代名孙古遗直。
轮囷壮气无所施,老腕生松万钧力。
苍龙郁律蟠胸臆,昨夜山南梦吞得。
天寒张鬣不作雨,驱向剡藤但僵立。
仰听倾崖清响入,俯窥冻壑圆阴逼。
坐我石梁布水侧,岂识松身元是墨。
北风客舍逢君揖,白发满头面黧黑。
欲持劲质赠时人,金错刀囊悭反涩。
槎枒忽压俗眼惊,丑怪能怖娇婴泣。
爱君幅幅有题句,何异前朝述祖德。
襆衾箧画乘归航,与松偃卧江路长。
到日柴门宛溪上,旧种手掇丝苓香,君其行矣慎雪霜。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送别一位叫沈樗崖的老朋友回宣城的故事。全诗通过描绘松树和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老友的敬重和惜别之情。

诗的开头介绍了沈樗崖的家族背景,说他祖父是明朝的官员,为人正直敢言。接着用生动的比喻,说这位老友虽然年纪大了,但胸中仍怀有壮志,就像苍龙盘踞在胸中一样。他画松树的笔力雄健,仿佛有万钧之力。

中间部分详细描写了松树的形象:在寒冬中挺立,龙鳞般的树皮张开,树影投射在冰冻的山谷中。这些描写其实是在暗喻沈樗崖的品格——像松树一样坚韧不拔。作者还幽默地说,看到这些画作,俗人会惊讶,小孩子可能会被"丑怪"的样子吓哭,但这正显示了画作的力量。

最后写送别场景:白发苍苍的老友带着画卷乘船归乡。作者想象他回到宣城老家后,在门前溪边散步,照料以前种的草药。最后叮嘱老友路上要小心风雪,既表达了关心,也暗含对他保持高洁品格的期许。

全诗最妙的地方在于把人的品格、画作的风格和松树的特性融为一体。通过赞美老友画的松树,实际上是在赞美他本人刚直不阿的品格。诗中既有对老友艺术造诣的赞叹,也有对多年友情的珍视,还有对人生际遇的感慨,读来真挚动人。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