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长城岭至台怀恭依皇祖元韵

五台夙所企,结念礼文殊。
行将至香界,先此蹑云衢。
秋色驻枫岭,霜华霏椒途。
来来就日民,杂沓声欢呼。
峰矗村前髻,泉鸣涧底竽。
闾井西成佳,对此颇自娱。
抚众意弥钦,绳武念更纡。
十年纵小康,岂足言区区。
清凉信清凉,宜为佛所都。
天花上下雨,梵云朝暮图。
延禧祝慈宁,端资法润濡。
时巡藉讲武,皇祖有鸿模。
申命仆御臣,此行其可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在巡游五台山时写的,表达了他对佛教圣地的敬仰之情,同时展现了五台山的壮丽景色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

开头几句写乾隆一直向往五台山,想去朝拜文殊菩萨。他快到五台山时,先踏上了云雾缭绕的山路。秋天的枫叶染红了山岭,霜露洒满了花椒树丛生的道路。这里的百姓纷纷出来迎接皇帝,欢呼声此起彼伏。

中间部分描写五台山的风景:山峰像发髻一样矗立在村前,山涧的泉水声像乐器在演奏。看到百姓丰收的景象,乾隆感到欣慰。他想到要体恤百姓,继承先祖的治国之道。虽然现在百姓生活还算不错,但离真正的富足还有差距。

最后写五台山确实是个清凉圣地,适合作为佛教道场。这里天花(可能指雪花或花瓣)像雨一样飘落,早晚都能看到祥云。乾隆为母亲祈福,希望佛法能滋润众生。他这次巡游既是为了效仿祖父康熙的榜样,也是为了检阅军队。

整首诗展现了乾隆作为皇帝对佛教的虔诚、对百姓的关怀,以及作为孙辈对先祖的敬仰。诗中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治国理政的思考,体现了乾隆作为帝王的多重身份和责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