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霁峰园十八景(录八阕) 南乡子 其二 桐屋秋声

叶叶打窗棂。
络纬丝多彻夜鸣。
覆屋阴疏秋到枕,三更。
不是风声即雨声。
有客梦难成。
起坐敲诗剔短檠。
十二云屏凉似水,凄清。
卷上湘帘月倍明。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秋夜失眠的文人,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传递出孤寂清冷的情绪。

上片用声音串联秋夜景象:桐叶拍打窗棂的声响、纺织娘整夜的鸣叫,营造出失眠的氛围。"不是风声即雨声"的重复感,暗示时间在失眠中变得漫长难熬。稀疏的树荫让秋意直接侵入枕边,说明居住环境的简陋。

下片转入人物活动:睡不着索性起身写诗,拨亮油灯的动作显出百无聊赖。"十二云屏凉似水"的比喻既写实(屏风触感冰凉)又写意(内心凄冷)。最后镜头转向卷帘望月,月光突然明亮起来,这个明亮的结尾反而更衬托出前文的孤寂——只有月亮陪伴失眠人。

全词妙在"以声写静":各种秋声越清晰,越反衬出夜的寂静和人的孤独。从听雨打窗到对月写诗,展现了中国文人典型的生活情调——在孤寂中寻找诗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