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五渡谷

南山如碧环,缺处苍崖开。
当年造物手,办此何神哉。
睥睨倚天壁,千古封莓苔。
源源万斛泉,飞出重山来。
白龙三百丈,行处鸣春雷。
巨石若栋宇,磊砢相推排。
跳波与溅沫,馀怒犹喧豗。
我来值杪秋,万壑风声哀。
黄花杂红树,锦绣纷岩隈。
奇胜夙所贪,欲去仍裴佪。
题诗还自笑,愧我非仙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又灵动的山水画卷,充满了对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和留恋之情。

开头四句像用无人机航拍:南山像翡翠手环环绕,缺口处陡峭的山崖突然展开。诗人感叹大自然像一位技艺高超的工匠,不知用了什么神奇手法雕琢出这般景象。"睥睨倚天壁"六句是近景特写:长满青苔的悬崖像倚天而立的巨人,山泉如白龙奔腾而下,轰鸣声如春雷滚动。那些被水流冲刷的巨石,像被随意堆放的房梁木料,浪花飞溅的样子仿佛还在发怒。

"我来值杪秋"四句转入季节描写:深秋时节,山谷的风声像在叹息,但岩缝间黄菊与红叶交错,给冷清的山色绣上了暖色调的补丁。最后六句是诗人的内心戏:明明被美景震撼得迈不开腿,却自嘲说都怪自己不是神仙体质,配不上这般仙境,只好写首诗解嘲。

全诗妙在把静止的山水写活了——悬崖会"倚靠",泉水会"发怒",石头会"推挤",连秋景都像会刺绣。诗人用建筑(碧环、栋宇)、动物(白龙)、声音(雷、哀)等日常事物作比,让奇幻的景色变得亲切可感。结尾的自我调侃尤其有趣,明明舍不得走,偏要嘴硬说"不是我不留,是我不配",这种反差反而更显出景色的迷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