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离开广州(羊城)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官场、人生和理想的复杂心境。
首联"朝承书讯故人移,为报临轩试有期":早上收到朋友调任的书信,想到自己也要准备参加朝廷考试。这里透露出诗人对仕途的矛盾心理——既知道要面对考试,又隐约感到厌倦。
颔联"去国已甘梅尉隐,好官重起木天思":诗人说自己已经甘心像汉代梅福那样隐居(梅尉指汉代辞官隐居的梅福),但内心又忍不住向往翰林院(木天指翰林院)的官职。这两句生动展现了知识分子的典型困境:既想远离官场,又放不下功名。
颈联"星邀使节还霄汉,秋老菩提别祖师":用星星比喻使节回朝,用秋天菩提叶落比喻自己离开佛寺。这里用两个比喻,既写朋友高升,又写自己与佛寺的离别,暗示人生聚散无常。
尾联"荒寺九旬成底事,游装初刻难馀诗":在荒寺住了九十天一事无成,整理行装时发现连写诗的心情都没有了。最后这句特别打动人,把那种壮志未酬、身心疲惫的状态写得淋漓尽致。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真实展现了古代文人的内心挣扎:明知官场污浊想隐居,又放不下建功立业的理想;明明很努力,却感到一事无成。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至今仍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诗中用"梅尉隐"和"木天思"的对比,"星邀使节"和"秋老菩提"的意象,把这种矛盾心理表达得既含蓄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