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虞庙

蒲版垂裳日,琛球万国同。
观刑曾二女,启瑞属重瞳。
帝道光先后,天心鉴始终。
艰危扶孝友,感化失顽凶。
弟妹忧欢里,君臣授受中。
除奸自神武,选俊必明聪。
鼓罢琴留座,歌成凤在空。
披图青鸟至,纳赆白狼通。
天地承尧统,山河锡禹功。
鸾飞仍载辇,龙去竟遗弓。
莽莽苍梧野,萧萧斑竹丛。
铜碑委荆棘,玉琯失蒿蓬。
瞻拜情何极,馨香典独隆。
祠官唐代重,星使汉家崇。
画栋凌崖碧,飞甍压树红。
醒醒天子庙,穆穆圣人宫。
彝鼎浑严朴,松杉俨郁葱。
至今思草昧,何处吊鸿濛。
雷雨神如在,星云望不穷。
泉陵生长地,千载被流风。

现代解析

《谒虞庙》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释宝昙所作,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虞舜这位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让我们一步步解析这首诗,看看它的精髓和魅力在哪里。

1. 历史背景:诗中提到“蒲版垂裳日”,意思是虞舜当政的时候,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这句诗描绘了虞舜作为帝王的形象,展现了他执政的稳定与和谐。

2. 政治智慧:接下来的诗句“观刑曾二女,启瑞属重瞳”,描述了虞舜的政治智慧。通过任用有才能的人,比如“曾二女”,并且用“启瑞属重瞳”(这里重瞳指的是舜的外貌特征)来形容他的明察秋毫,体现了他用人唯贤的智慧。

3. 道德影响:诗人接着提到“帝道光先后,天心鉴始终”,说明虞舜的治理使道德教化深入人心,无论是先王还是后世,都能感受到他的恩德。这一点突出了虞舜作为圣贤的道德力量。

4. 人文关怀:随后的诗句“艰危扶孝友,感化失顽凶”描述了虞舜治理国家时的仁爱,他不仅关注国家的整体利益,还特别强调家庭的和谐与个人道德的提升,通过道德感化而改善社会风气。

5. 君臣关系:接着诗人提到“弟妹忧欢里,君臣授受中”,强调了虞舜与臣民之间的和谐关系,他能够公正地对待每个人,并且通过合理的授受制度,使国家上下团结一致。

6. 治理能力:诗人赞扬虞舜的“除奸自神武,选俊必明聪”,说明他不仅能够以武力除奸,还能选拔有才能的人治理国家,这体现了虞舜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政治智慧。

7. 文化象征:诗中“鼓罢琴留座,歌成凤在空”描绘了一种祥和的文化氛围,这表明虞舜通过音乐和诗歌,不仅安抚了民心,还提升了文化水平,使得文化繁荣昌盛。

8. 地理环境:接下来的几句诗描述了虞舜庙所在地的自然景观,“披图青鸟至,纳赆白狼通”描绘了青鸟飞来,白狼带来了贡品,这形象地展示了虞舜庙所在之地的繁荣与祥和。

9. 历史地位:诗人最后引用了“天地承尧统,山河锡禹功”来说明虞舜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他承接了尧的王位,并且为后来的大禹奠定了基础。

10. 现代启示:整首诗在描述虞舜的事迹时,也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即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领导者的智慧与德行都是国家和社会繁荣发展的关键。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符号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虞舜的高尚品德、卓越治国能力以及对后世深远的影响,让我们能感受到古代圣贤的伟大理想与实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