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官员写给妹妹的家书,字里行间充满了思念与无奈。
首联“封缄凭雁寄,多病尚缠绵”是说:我把信交给鸿雁(古人用鸿雁传书的典故),希望它能带去我的问候,但我身体一直不好,病痛缠身。这里透露出诗人身体虚弱,心情低落。
颔联“寒粟侵肌玉,秋蓬乱鬓蝉”用生动的比喻写自己的憔悴:寒冷像细小的粟米一样刺入肌肤(“肌玉”指白皙的皮肤,暗示诗人原本养尊处优),秋风中的蓬草一样凌乱的头发,像蝉翼般单薄。这两句画面感很强,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病弱和漂泊之苦。
颈联“乡书犹未达,骨肉自相牵”直接表达对家人的牵挂:家书还没送到(可能指妹妹的回信),但血脉相连的亲人总是互相惦记。这里“骨肉”指兄妹之情,简单却深情。
尾联“何日归宁处,燃灯话少年”是诗人最深的期盼: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归宁”指回娘家探望,这里指与妹妹团聚)?我们点着灯,一起聊聊年少时的往事。这个场景温馨动人,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团聚的渴望。
全诗语言朴素,但情感真挚。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己的病痛、孤独和对亲人的思念,尤其是结尾的想象,让整首诗在忧伤中透出一丝温暖,容易引起读者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