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悼念晚清外交家郭嵩焘的,用现代语言分析可以分成上下两部分理解:
上联用大树比喻郭嵩焘的功业: - "千寻大树"形容他像参天大树般庇护众人,旧部下都感念他的恩情 - "追随节钺"指他担任重要官职,"重洋奉使"说他出使外国(中国首位驻外公使) - "博望仙槎"用张骞典故,赞美他开创性的外交贡献 - 最后惋惜他本可以像谢安"东山再起"建立更大功业,成为唐代名相郭子仪那样的人物
下联写作者与逝者的特殊情谊: - "三世通家"说明两家是世交 - "先人遗稿"指作者父亲曾为郭家题字 - "哲嗣清芬"称赞郭家子弟品德高尚 - "苔岑结契"比喻他们志趣相投的友谊 - 结尾用"北斗"喻逝者崇高地位,悲痛只能为他立碑悼念
全联特点: 1. 用大树、北斗等宏大意象凸显逝者地位 2. 通过具体典故(张骞、谢安)让功绩更生动 3. 既有公务贡献,也有私人情谊,立体展现人物 4. 对仗工整(如"旧部铭恩"对"先人遗稿"),情感真挚
就像现在追悼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既列举他的事业成就,也回忆两家交情,最后表达"您本该做更多贡献"的惋惜。这种将个人哀思与国家功业结合的写法,是传统挽联的精华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