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游湖上圣因寺四首(以下己酉) 其一

千峰皴粉雪初残,趁得闲身自在看。
日色未高船放早,游人应不畏春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游览湖上圣因寺的闲适景象,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美感。

首句"千峰皴粉雪初残"用拟人手法,把山峰比作敷着白粉的脸,积雪开始融化,像妆容渐渐褪去。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新颖,让读者仿佛看到群山正在苏醒。

第二句"趁得闲身自在看"直白地表达了诗人难得的悠闲心情。一个"趁"字透露出对闲暇时光的珍惜,也暗示平时可能忙于俗务。

第三四句写清晨出游的细节:太阳还没升高就早早开船,说明诗人兴致很高;"不畏春寒"则展现了游人踏春的热情。这两句通过具体场景,传递出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和喜悦。

全诗语言平实却意境清新,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诗人用日常化的语言记录了一次普通的春游,却让读者感受到生活中细微的美好。特别是把山峰比作化妆的脸,既贴切又富有想象力,展现了诗人观察自然的独特视角。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