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椿寺明孝纯刘太后像

长椿古寺斜阳里,钟板萧条增暮寒。香火一龛孝纯后,庄严七宝比丘冠。

未经浩劫图遗像,犹幸先期奉佛坛。百六十年题字在,如何都作九莲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长椿寺中明孝纯刘太后的画像,通过寺庙的萧瑟景象和画像的保存,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太后的敬仰。

1. 前两句写景:长椿寺在夕阳下显得古老而寂静,钟板和寺庙的萧条更添暮色中的寒意。这里用"斜阳"和"暮寒"烘托出一种沧桑感,暗示时光流逝、物是人非。

2. 中间四句写画像:佛龛中供奉着刘太后的画像,她戴着华丽的比丘冠(一种佛教徒的帽子)。这幅画像幸运地躲过了历史上的劫难,因为太后生前信奉佛教,画像得以保存在佛坛前。这里突出了画像的珍贵和太后的虔诚。

3. 最后两句抒情:160年前的题字仍在,但人们却把画像误认为是"九莲"(可能指另一位佛教人物或象征)。诗人对此感到疑惑和惋惜,暗示历史记忆容易被混淆,真相可能被时间掩盖。

全诗的魅力在于:
- 用简单的寺庙场景勾起历史感
- 通过一幅保存完好的画像,连接过去与现在
- 最后引发对历史记忆的思考,提醒人们不要误解过去

诗人没有直接评价太后,而是通过画像的命运和人们的误解,含蓄地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应有的尊重和对历史真相的珍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