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史诚之谢送张明叔梅台三种梅花

别后相惊两鬓霜,可怜梅蕊为谁芳。
台头日暖分三色,林⑴下风清共一香。
正烂漫时游不足,忽离披去乐难常。
慇勤手折遥相赠,不欲花前独举觞。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朋友之间互赠梅花的故事,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前两句"别后相惊两鬓霜,可怜梅蕊为谁芳"是说:分别后再见面,发现彼此都老了(两鬓斑白像霜一样),可爱的梅花开放又是为了谁呢?这里用梅花象征友情,暗示虽然时光流逝,但真挚的情谊依然存在。

中间四句描写了梅花的美丽景象:阳光下的梅花呈现出三种颜色(可能指不同品种的梅花),微风吹过时传来阵阵清香。正当花开得最灿烂时,却要分别了,这种欢乐时光总是短暂的。这里用梅花盛开比喻朋友相聚的快乐时光。

最后两句"慇勤手折遥相赠,不欲花前独举觞"是说:朋友特意折下梅花相赠,是不想让我独自一人对着梅花饮酒。这体现了朋友间的体贴和情谊,即使分别也要让对方感受到温暖。

整首诗通过描写梅花,表达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但更突出了真挚友情可以超越时空的主题。诗人用梅花作为情感的载体,将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巧妙结合,读来既清新自然又意味深长。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