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简张伯贞

第二桥东杨柳新,舞腰争学楚宫春。
可怜张绪才情少,孤负长条不赠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杨柳依依的生动画面,同时暗含对友人张伯贞的调侃和惋惜。

前两句写景:第二座桥东边杨柳新绿,柔软的枝条随风舞动,仿佛在模仿楚国宫廷舞女曼妙的腰肢。这里用拟人手法,把杨柳比作学舞的少女,突出春光的明媚和杨柳的柔美。

后两句抒情:可惜你张伯贞(张绪是南朝美男子,这里代指张伯贞)才情有限,辜负了这美好的柳枝——竟然不懂得折柳赠人(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诗人表面惋惜友人不懂风雅,实则用幽默的口吻调侃对方不解风情,在玩笑中流露出真挚的友情。

全诗妙在把自然景物、历史典故和现实友情巧妙融合,用轻盈活泼的语言,既赞美了春光,又展现了朋友间亲密无间的情谊。

傅若金

傅若金(1303—1342) 字与砺,一字汝砺,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傅若金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 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