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岭石

梅岭巨石当关口,只容匹马单人走。
五丁一旦挥金锤,百尺嵯峨复何有。
碎石填涧涧亦平,又令陟岸添圩城。
昔年险处今平地,昼夜轮蹄自在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从险峻到通畅的交通变迁故事,充满劳动改造自然的豪情。

前四句用夸张手法写梅岭巨石原本的险要:关口被巨石堵得像"单人独马才能过"的狭窄通道,凸显出行路之难。但劳动者(五丁)挥锤开山的画面一转——再高的山石也挡不住人的力量,"百尺嵯峨"的巨石被砸得粉碎。

后四句展现劳动成果:碎石填平山涧,岸边筑起护堤(圩城)。最妙的是结尾对比——曾经让人提心吊胆的险路,现在变成车轮马蹄自由奔驰的坦途。这种"天堑变通途"的转变,正是人类用双手改变自然的生动写照。

全诗像一组动态镜头:先是巨石挡路的压抑,接着锤击山石的爆发,最后车马畅行的舒展。语言如铁锤砸石般干脆有力,没有华丽辞藻,却用"挥金锤""填涧""添圩城"等具体劳动场景,让读者感受到"人定胜天"的朴实力量。

张弼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