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泸州挽诗 其二

风壑昂脩干,霜空突翠峰。
介然疑苦硬,行处独从容。
不忝南轩嗣,奚惭北学宗。
巫阳招不复,暧暧日高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宇文泸州挽诗》系列的第二首,诗人通过描绘一种坚毅的树形象,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首联“风壑昂脩干,霜空突翠峰”:这两句用树木的形态来比喻逝者。就像一棵生长在风口中的树木,它的树干挺拔,直指高空中的翠绿山峰。这里用了“修干”(修长的树干)和“翠峰”来突出树木的坚强和高大,比喻逝者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和坚韧品质。

颔联“介然疑苦硬,行处独从容”:这两句描述了逝者的性格特点。介然,指刚强、坚毅。这两句的意思是,逝者虽然性格坚毅,但在行为举止上却显得从容不迫。这里表现了逝者的性格有刚强的一面,但又不失温文尔雅、从容淡定。

颈联“不忝南轩嗣,奚惭北学宗”:这两句称赞逝者在学问上的成就。“南轩”通常指学派的创始人或大师,“嗣”是继承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逝者不仅继承了南轩学派的精神,还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没有辜负先人的期望。“北学”则指另一个学派或学术流派,“宗”是宗师的意思,这里表示逝者也得到了北学派的认可,成为了该学派的重要人物或师承。

尾联“巫阳招不复,暧暧日高舂”:这两句描述了逝者的离去。“巫阳”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巫者,这里用来象征逝者的召唤,意为逝者已无法再回应。“暧暧日高舂”则描绘了日落时分的景象,给人一种淡淡的哀伤。“高舂”指的是傍晚时分,古代一日分为十二时辰,高舂即为午后三点到五点之间,此时日落西山,天色渐渐暗淡。这一联一方面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另一方面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树木的形象和对逝者的描写,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赞美之情,以及对逝者所代表的精神的传承。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