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七十岁老人的晚年感怀,用朴实无华的语言道出了对人生的通透领悟。
前两句"非仙非佛亦非神,转眼萧然槁木身"直白地说:我既不是神仙也不是圣人,转眼间就成了形容枯槁的老人。这里用"槁木"形容衰老的身体,既真实又带着些许自嘲。
中间四句是人生智慧的结晶。"昔日朱颜呼不转"说青春容颜一去不返,"曾经白眼莫当真"劝人别把过去的冷眼嘲讽放在心上。这两句告诉我们:要坦然接受衰老,也要学会看淡世态炎凉。"七旬有命恒知足,一世堪夸是乐贫"则是老人的人生信条:活到七十要懂得知足,一生最值得骄傲的是安于清贫的品格。
最后两句"天赐凡庸成定局,安康二字自须珍"是点睛之笔。老人坦然接受自己平凡的一生,认为保持身体健康、心境安宁才是最该珍惜的。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正是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整首诗就像一位智慧老者在炉边闲谈,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最平实的语言道出了晚年生活的真谛:接纳平凡、知足常乐、珍视安康。这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智慧,对忙碌焦虑的现代人尤其具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