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舟中作

河流黄日月,万里客愁中。
天入清霜苦,人过白草空。
暮心生寂寞,春气破鸿濛。
吾道宜沧海,乘桴孰可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黄河舟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孤独与漂泊的情绪。

前两句"河流黄日月,万里客愁中"用黄河的浑浊暗喻时间的流逝,同时点明诗人作为游子的万里愁思。黄河水浑浊得连日月都染黄了,这种夸张手法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沉重。

"天入清霜苦,人过白草空"写景中暗含人生况味。秋霜降临的凄凉与白草荒原的空旷,烘托出诗人漂泊无依的孤寂感。这里的"苦"和"空"既是景物描写,也是心理写照。

"暮心生寂寞,春气破鸿濛"形成鲜明对比。黄昏时分的孤寂心情与春日生机冲破混沌的景象并存,暗示诗人虽然孤独,但仍怀抱希望。

最后两句"吾道宜沧海,乘桴孰可同"是诗人的自我宽慰。他觉得自己的理想适合广阔天地,但又感叹找不到志同道合之人。"乘桴"用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典故,表达理想难觅知音的无奈。

全诗以黄河为背景,将壮阔的自然景象与细腻的内心感受相结合,通过"黄日月"、"清霜"、"白草"等意象,成功塑造了一个漂泊者既孤独又坚韧的形象。诗中那种明知前路艰难却依然坚持的文人情怀,至今读来仍能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