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代读书人第一次去学宫(泮宫)参拜时的场景,充满了新鲜感和自豪感。
前两句写准备出发:园子的小门斜对着正门敞开,刚穿上青色长衫(秀才的服饰),马夫就已经在催促出发了。一个"斜"字暗示主人公急切的心情,连正门都等不及走;"才...巳..."的句式凸显出紧张忙碌的气氛。
后两句写路上的情景:引得街坊邻居都驻足观望,原来是秀才第一次去学宫参拜。这里用"惹得"这个略带俏皮的词,把邻居们好奇围观的样子写得活灵活现,而"秀才初谒"四个字则透露出主人公掩饰不住的兴奋——他终于以秀才身份正式踏入求学圣地了。
全诗就像用手机拍下的一段短视频:清晨忙乱的更衣准备,邻里羡慕的目光,年轻人意气风发奔向学宫的背影。通过这些生动细节,我们能看到古代读书人获得功名后那种"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也能感受到当时社会对读书人的尊重。诗中那种混合着紧张、骄傲和小小炫耀的心情,今天的学生拿到录取通知书时的感受也差不多吧。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