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寺丞十月十三日寄原甫诗因同作
寒日流短明,凉风起秋色。嗷嗷雁晨翔,悄悄蛩夜织。
节物悲旅人,天地亦行客。心事已如翁,但知头未白。
黄公青云气,畴昔振六翮。成纪独不侯,长沙尝远谪。
卖瓜青门外,种豆南山侧。浩歌写穷愁,我预闻损益。
外事来无涯,开口笑不得。惟当林下游,相存度阡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萧瑟景象,同时抒发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前四句写景:用"寒日短明""凉风秋色"勾勒出深秋的冷清,大雁晨飞和蟋蟀夜鸣的细节更添寂寥。这些景物都在暗示时光流逝、生命短暂。
中间八句写人:诗人先自比漂泊的旅人,虽然年纪渐长但壮志未酬。接着写友人黄寺丞(黄公)的遭遇:本有凌云之志,却像汉代飞将军李广(成纪人)一样不得封侯,又如贾谊被贬长沙。如今只能在城门外卖瓜、南山下种豆,用歌声排遣愁绪。
最后四句抒情:诗人感叹世事纷扰令人无奈,唯有与友人相约田园,在乡间小路上互相慰藉。全诗在秋景中融入身世之感,既有对命运不公的隐忍,也有超脱尘俗的豁达,展现了古代文人典型的精神世界——在失意中保持清高,在隐逸中寻求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