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诞又心酸的农村场景,核心是讽刺苛捐杂税对农民的压迫。
开头"折逃屋"(快要倒塌的破屋)和"屋基生秬黍"(房基缝里长出野谷子),用两个反常细节展现农民贫困到极点的生活——房子破得能长庄稼,暗示人早就逃荒去了。
中间四句形成完整故事链:农民拔野谷充饥(农拔稆黍),却要扔石头赶偷吃的鹉鸟(投砾与鹉),连种子都不敢下地(五种不敢入土),因为收税官(孔谦)拿着丈量工具(竿尺)来田里了。最讽刺的是"五种不敢入土"——农民怕种了庄稼反而要交更多税,宁可荒着土地。
全诗用近乎黑色幽默的方式,通过"破屋长粮""与鸟夺食""不敢耕种"三个层层递进的荒诞场景,揭露了"苛政猛于虎"的主题。最后突然出现的"孔谦竿尺",像悬在农民头上的刀,解释了所有反常现象的根源。这种以小见大、用具体场景折射社会黑暗的手法,让批判更有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