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元诗
义事久不见,将谓民风漓。有此费元者,秦人何可欺。
嗟嗟逆旅邻,平昔昧所知。瘐死怜顷暂,给饘活其饥。
傍窥妄讥议,将利室中姿。邻后愿奴报,夫妇自同来。
元曰非奴利,苟利非我为。掉头略不顾,天地知吾私。
至此嫌猜尽,君子未尝移。所薄既云厚,厚者宜过之。
兄氏没永平,讣达肝肠摧。哀痛出天性,殒绝岂自期。
或谓不可训,若挞阋墙儿。斯人今已矣,其骨当为芝。
其魄当为云,祥瑞昭明时。况是有贤嗣,天报信不差。
尚有千载后,名从青竹垂。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费元的人,他做了几件特别仗义的事,展现了高尚的品德。
开头说现在社会上很久看不到正义的事了,人们以为社会风气变坏了。但费元这个陕西人打破了这种看法,他做了几件事让人敬佩:
1. 救助陌生人:有个住旅店的邻居(其实不认识),快饿死了,费元主动送饭救活了他。旁人还瞎猜费元是贪图人家家里的钱财或美色,结果后来这家人想当奴仆报答他,费元直接拒绝说:"我要图利就不会做这种事了",头也不回地走了。
2. 对待亲人:他哥哥去世时,费元哭得特别伤心,完全是发自内心的悲痛。有人觉得他这样太夸张(就像打自家吵架的孩子一样没必要),但费元不在乎别人怎么看。
3. 品德传承:诗人相信费元这样的好人,死后骨头会变成灵芝,魂魄会变成祥云,这是对好人的美誉。而且他还有优秀的后代,这是老天的报答。最后说费元的名字会流传千年,被记载在史书上。
核心思想:通过普通人的善举说明——真正的君子不会因为别人闲话就改变初心,对陌生人能无私帮助,对亲人感情深厚。这种品德会感动天地,福泽后代。诗人用直白的对比(社会风气差vs个人品德高)和生动的想象(骨变灵芝),让我们看到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