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雨》描绘了一个人在暮雨微茫中的孤亭里,静静感受自然变化和内心宁静的画面。
前两句"轻暖卷帘衣,孤亭暮雨微"营造出一个温暖而孤独的氛围。轻暖的春风卷起帘子,暮色中细雨飘洒,主人公独自坐在亭子里。这里用"轻暖"和"微"这样细腻的词语,让读者感受到春雨的温柔。
中间四句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展现春天的生机。"落红辞密树"写花瓣从茂密的树上飘落,"新绿满遥扉"写远处门扉旁新生的绿意,这一落一生形成鲜明对比。"阶下苔痕长"写台阶下青苔蔓延,"梁间燕子归"写燕子飞回屋檐,这些细节都生动展现了春雨滋润下万物的生长变化。
最后两句"西窗灯影暗,枯坐欲忘机"转向内心描写。西窗下灯光渐暗,主人公独自静坐,几乎要忘却世俗的烦扰。"忘机"这个词用得巧妙,表达了想要摆脱尘世纷扰、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整首诗就像一幅水墨画,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雨中的静谧世界。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的变化,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让读者感受到那份雨中的宁静与美好,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