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效花间体咏海棠

蜀禽啼血染冰蕤。趁花期。占芳菲。翠袖盈盈,凝笑弄晴晖。比尽世间谁似得,飞燕瘦,玉环肥。一番风雨未应稀。怨春迟。怕春归。恨不高张,红锦百重围。多载酒来连夜看,嫌化作,彩云飞。

现代解析

这首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海棠花的美丽,同时融入了对春光易逝的感慨。

上片写海棠的娇艳:
1. 开头用"蜀禽啼血"的夸张手法,说海棠红得像杜鹃鸟啼出的血染红了冰晶般的花蕊,突出其红艳。
2. "趁花期"三句写海棠在春天独领风骚,像穿着翠绿衣袖的美人,在阳光下含笑绽放。
3. 用历史上两位著名美人作比:说海棠兼具赵飞燕的纤瘦和杨玉环的丰腴之美,说明它姿态万千。

下片写惜花之情:
1. "一番风雨"暗示好景不长,既怕花开得晚,又怕春天走得太快。
2. "恨不"两句是神来之笔:恨不得用千百层红锦把海棠围起来保护,既写爱花之深,又暗含无力留春的无奈。
3. 最后突发奇想:要连夜载酒赏花,就怕一转眼,这些美丽的花朵就会像彩云般消散。这种孩子气的担忧反而更显真情。

全词妙在:
- 把海棠写得像活生生的美人,让人真切感受到它的美
- 用"恨不""嫌"等口语化词汇,使情感表达更直白动人
- 对春光易逝的感叹不落俗套,通过具体想象(红锦围花、怕花飞走)来表现
- 在赞美花卉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难以长存的普遍人生感慨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