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寄友人

江湖劳遍寻,只自长愁襟。到处慵开口,何人可话心。
登楼得句远,望月抒情深。却忆山斋后,猿声相伴吟。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在江湖中漂泊的人,内心孤独、渴望知音的情感。

开头两句"江湖劳遍寻,只自长愁襟"说主人公走遍江湖,却只换来满腹忧愁。这里的"江湖"可以理解为人世间,暗指他四处奔波却找不到心灵归宿。

中间四句写他的孤独状态:"慵开口"说明他对世俗交往已提不起兴趣;"何人可话心"道出他找不到能说心里话的人;登楼望月时,虽然能写出好诗句、抒发深情,但这些都只能独自品味。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回忆过去在山中书房的生活,那时还有猿猴的啼叫声陪伴他吟诗。这个对比特别动人——现在看似自由闯荡江湖,反而不如从前隐居时有自然的陪伴来得快乐。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简单的生活场景(登楼、望月)表现深刻的孤独
2. "猿声相伴"这个意象既具体又富有诗意,比直接说"我很孤独"更打动人
3. 最后两句的回忆让读者感受到:人往往在失去后,才懂得平凡时光的珍贵

它告诉我们:人生最难得的不是走遍天下,而是找到一个能让心灵安歇的归处。这种对"知音"和"归属感"的渴望,古今中外的人都能共鸣。

沈颜

沈颜,[公元?年至九二四年左右]字可铸,吴郡人。生年不详,约卒于后唐庄宗同光中。少有辞藻,琴棋皆臻妙境。性闲淡,不乐世利。为文速而博,场中号为“下水船”。天复初,(公元九o一年)举进士第,为校书郎。唐末乱杂奔湖南。吴国建,为淮南巡官、礼仪使、兵部郎中、知制诰翰林学士。顺义(吴杨溥年号)中卒。颜尝疾当时文章浮靡,仿古著书百篇,取元次山聱叟之说,名曰聱书十卷,(新唐书志作声书此从文献通考)全唐诗录有陵阳集五卷,并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