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平息后巴陵地区重归和平的景象,充满历史沧桑感和对新生活的赞美。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展现历史变迁:首句"老濞争衡地"用西汉刘濞造反的典故,暗指这里曾是兵家必争之地;"鱼龙战血腥"用夸张的比喻,说当年战争惨烈到连水中生物都染血。后两句笔锋一转,展现二十年烽火停息后,千里稻田重现生机的画面,青绿的稻田与血腥战场形成强烈反差。
后四句转向描写当下繁荣:水路驿站连通江浙商业中心,洞庭湖上帆影幢幢,展现交通商贸的复苏。"恩波"指朝廷恩泽像流水般远播,最后说要刻碑铭记这太平功绩,表达对和平的珍视。
全诗通过血腥战场与青青稻田、破败驿站与繁忙商船两组对比,生动展现了从战争创伤到重建家园的过程。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用"鱼龙染血""稻浪千里"等鲜明意象,让读者自己感受和平的可贵,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