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赞臣之山东 其五

笛声尽情咽,三叠曲已终。
杨花如白雪,飘飘随熏风。
分手各无语,热血翻五中。
屈指平生交,大半少始终。
岂其人凉薄,罪实在我躬。
掩涕送公去,伫立心忡忡。
疏狂不自悛,此后谁相容。
独处人世间,哀哉吾道穷。
斜阳忽焉没,流水逝以东。
痛哭返蓬户,泪渍襟袖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一位名叫赞臣的朋友前往山东时写下的一首五言诗。诗中流露出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内心的情感波澜。下面,我来分析一下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1. 笛声和曲终:诗的开头提到“笛声尽情咽,三叠曲已终”,说明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感情深厚,笛声中的情感表达到了极致。这种情感的表达通过音乐达到高潮,表达了分别时刻的难舍难分。

2. 杨花和熏风:诗人将“杨花”比作“白雪”,形象地描绘出轻盈洁白、随风飘扬的景象。这种景象暗示了分别后的离散和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杨花随熏风飘扬,象征着朋友远行的情景,也暗示了人生旅程的不确定性和漂泊感。

3. 无语和热血:分别时“分手各无语”,说明两人内心的情感难以用言语表达。但“热血翻五中”,展示了虽然沉默,但内心情感的强烈。这种情感的压抑和爆发,使人感受到友情的珍贵和深沉。

4. 屈指平生交:诗人回顾自己的一生,指出真正能够长久的友谊并不多。这表达了在复杂的世态人情中,真正能够坚守友谊的不易。

5. 凉薄与自我反省:诗人提到“岂其人凉薄”,表现出对人性的怀疑和担忧,同时也暗示了对自身行为的反思。虽然怀疑他人,但最终还是归结于“罪实在我躬”,表达了对自己行为的反省和自责。

6. 伫立心忡忡:离开的那一刻,诗人“掩涕送公去,伫立心忡忡”,表现了深深的不舍和忧虑。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7. 疏狂不自悛:诗人表达自己性格上的特点:疏狂不改,不愿改变。这种性格上的坚持,既是他与朋友之间的共同点,也暗示了自己在世间的孤独和不合群。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评价体系的不满。

8. 哀哉吾道穷:诗人感叹自己在世间的道路似乎走到了尽头,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这不仅是个人的情感表达,也反映了人生道路上的困境和挑战。

9. 斜阳没,流水逝: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现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这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象征着人生旅途的不断前进。

10. 痛哭返蓬户,泪渍襟袖红:诗人在送别后独自返回家中,流下了眼泪,表达了深深的悲伤。用“蓬户”描绘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泪水渗透衣襟,凸显了悲伤的程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世态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