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熙秋山平远用东坡韵
槐花忙过举子閒,旧游忆在夷门山。
玉堂会见郭熙画,拂拭缣素尘埃间。
楚天极目江天远,枫林渡头秋思晚。
烟中一叶认扁舟,雨外数峰横翠巘。
谁安客宦踰三霜,雪梦泽连襄汉阳。
平生独不见写本,惯饮山绿餐湖光。
老来思归真日月,梦想林泉对华发。
丹青安得此一流,画我横筇水中石。
玉堂会见郭熙画,拂拭缣素尘埃间。
楚天极目江天远,枫林渡头秋思晚。
烟中一叶认扁舟,雨外数峰横翠巘。
谁安客宦踰三霜,雪梦泽连襄汉阳。
平生独不见写本,惯饮山绿餐湖光。
老来思归真日月,梦想林泉对华发。
丹青安得此一流,画我横筇水中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故乡山水的思念,以及看到郭熙画作后触发的乡愁。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开篇四句写现实场景:科举考试结束后,作者回忆起曾在夷门山的往事。当他在翰林院看到郭熙的山水画时,忍不住擦拭画上的灰尘,暗示这幅画触动了他的心弦。
2. 中间八句是画作内容的描写:画中展现辽阔的江天、枫林渡口的秋景,烟雨中若隐若现的小舟,以及雨雾外青翠的山峰。这些景象让长期在外做官的作者(已经三年多)联想到故乡云梦泽和汉阳的景色,他平时看惯了真实的山水,此刻却被画中的意境深深打动。
3. 最后四句抒发思乡之情:年迈的作者越发思念家乡,连做梦都想回到山林泉石之间。他感叹:要是能遇到郭熙这样的画家,把自己拄着竹杖站在水边石上的样子画下来该多好,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槐花忙过"指代科举,用"拂拭缣素"的动作细节表现对画的珍视,都很生动
- 对画作的描写由远及近,就像慢慢欣赏一幅画卷
- 通过对比"惯饮山绿"的现实和"梦想林泉"的愿望,突出思乡之情
- 最后突发奇想希望入画,把情感推向高潮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把看画的感受和思乡的情绪巧妙融合,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作者对故乡山水的眷恋。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