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旅途中寻找春天的心情,语言直白却充满细腻情感。
前两句"寻春何惜驻征鞍,只怕春归不怕寒"用对比手法表现急切心情:为了寻找春天,作者不在乎停下赶路的马("驻征鞍"),也不怕天气寒冷,唯一担心的是错过春天。这种"不怕吃苦只怕错过"的心理,非常贴近现代人追花、追景的体验。
后两句"故国山川无限思,我来仍得雨中看"将情感升华:雨中看故乡山水,本是遗憾,作者却用"仍得"二字把遗憾变成庆幸。这种"即使条件不好也很满足"的心态,既有对家乡的深情,又有随遇而安的豁达。
全诗妙在把三种常见情绪写得新颖:寻春的急切像年轻人追星,思乡的缠绵像异乡游子,而雨中赏景的从容又像历经沧桑后的通透。短短四句,有行动有风景,有温度有哲理,就像用古诗记录的vlog短视频,让人看到古代文人也有和我们相似的生活情趣。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