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白沟河有感

山后山前十六州,坐输天险竟谁收。过河漫作千秋恨,狼籍曾闻在白沟。

现代解析

这首《过白沟河有感》描绘了诗人经过白沟河时的所见所感,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接下来,我将尝试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为您分析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首先,诗的开篇“山后山前十六州”,诗人描述了地理位置的辽阔,可能指的是白沟河周边地势复杂,地域广阔。接下来的“坐输天险竟谁收”,这里的“坐输”可以理解为天然的优势或美景,而“天险”则暗指白沟河的自然景观,如险峻的山川河流。这句诗似乎在问,这么壮美的自然景观,究竟是由谁来管理和保护呢?

然后,诗人转向表达他过白沟河时的情感。“过河漫作千秋恨”,这里的“过河”就是诗人亲自经历白沟河的场景,“漫作千秋恨”表达了他深深的感慨。他对白沟河的历史和现状感到惋惜或遗憾,可能想到了历史上的一些变迁,或是看到现今的一些现象与他希望看到的有所不同。这里的“恨”可能是遗憾,也可能是对某种情感的抒发。

最后一句“狼籍曾闻在白沟”,这里的“狼籍”可以理解为混乱、破败的状态。“曾闻”暗示诗人听过关于白沟河的某些事情或历史传说。结合前面的诗句,诗人似乎在表达他听说白沟河曾经有过混乱或破败的时期,这使他更加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过白沟河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历史的感慨。他用简洁明了的词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保护、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对现实的思考。这首诗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也让人对自然和历史有更深的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