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章广文黼西溪梅竹山庄图二章 其一

柴屯柳栅出烟中,九汊青溪一棹通。上界云巢依佛国,祧坛樊榭仰诗宗。

篁阴密雨延秋绿,花隙初霞饵晓红。起侧萝巾寻渔子,琅琅水调答天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士居住的西溪梅竹山庄的山水画卷,充满了自然野趣和文人雅致。

开头两句勾勒出山庄的位置和环境:柴门柳条围栏在炊烟中若隐若现,九曲溪流中一条小船悠然通行。这里用"柴屯柳栅"这种质朴的意象,营造出远离尘嚣的隐居氛围。

中间四句通过四个典型场景展现山庄的魅力:云雾缭绕的山顶佛寺展现宗教气息,祭祀坛边的亭台楼阁体现文人风雅,竹林细雨延续着秋日的绿意,花丛间透出的朝霞映红清晨。这些画面动静结合,既有佛寺的庄严,又有诗人的闲适,还有自然景色的变幻之美。

最后两句写主人的生活情趣:撩起垂落的头巾寻找打渔人,听着清脆的渔歌与天风相应和。这个细节生动展现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全诗就像一组山水画镜头,从远到近,由静到动,将隐居生活的闲适、自然的生机勃勃和文人的高雅情趣完美融合。诗人用"佛国""诗宗"等文化意象,以及"琅琅水调"等声音描写,让画面不仅可观可感,还能引发文化联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