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隐士朋友比邻而居的闲适生活,充满自然意趣和淡泊情怀。
前两句写居住环境:两位好友的家门相对,住在城边一个水竹环绕的清幽之地。"衡门接"用简陋的横木门代指隐士住所,"水竹多"勾勒出清雅的环境。
中间四句生动展现日常生活:他们悠闲地拄着青竹手杖散步,高声唱着隐士之歌(紫芝歌是隐士常唱的曲子);两家的篱笆间鸡犬相闻,衣衫上沾着野草藤蔓。这些细节传递出远离尘嚣、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状态。
最后两句流露真情:虽然过着隐居生活,但正因为有知心好友相伴,即使寂寞也像古代隐士羊仲、求仲那样怡然自得。这里的"羊何"用典,指代志同道合的隐士朋友。
全诗用白描手法,通过水竹、手杖、鸡犬等质朴意象,展现出一幅充满烟火气的隐逸图景。诗人没有刻意美化隐居生活,而是真实呈现其清贫与寂寞,但更突出知音相伴的珍贵,传递出"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