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可舍人寓居小斋旬余,赋此送别 其二

幸喜年丰话故林,百年桑梓寄情深①。
老成共有绸缪计,时事谁无感慨心。
转觉剧谈增别绪,却将泛应惜分阴。
临歧更订游山约,莫遣相思岁月侵。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朋友在小住一段时间后即将分别的场景,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友情的珍视。

开头两句说朋友在丰收之年聊起故乡,百年老家的桑树梓树寄托着深厚感情。这里用"桑梓"代表家乡,说明两人都是重感情、念旧的人。

中间四句写两人相处的细节:年长的朋友做事周密,两人常对时事感慨万千;越聊得投机越舍不得分开,连日常琐事都变得珍贵。这里"剧谈"指畅快的交谈,"泛应"指日常琐碎的应对,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最动人:临别时约定下次一起爬山,不让思念在岁月中消磨。用"游山约"这样具体的生活约定,比空洞的"常联系"更有画面感,体现了真挚的友情。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老友聊天般自然。通过丰收、桑梓、剧谈、游山这些生活化的意象,把离别写得温暖而不伤感,展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含蓄情感表达方式——把深厚感情藏在日常小事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