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华洞次易庵韵 其一

白云深处是仙台,宝树春深玉蘤开。
蓬岛未应能胜此,仙人何事不归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仙境,通过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感慨。

第一句“白云深处是仙台”,说仙台就坐落在白云的深处,给人一种神秘且遥远的感觉。想象一下,在那白云缭绕的地方,有一座仙台,是那么的高远和神秘。

第二句“宝树春深玉蘤开”,这里的宝树指的是长有珍贵花朵的树木,而玉蘤则是指花的美丽如玉。春天来了,这些珍贵的树木开满了美丽的花朵,画面十分美丽和谐。这里通过春天的描写,给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感觉。

第三句“蓬岛未应能胜此”,蓬岛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山之一,美得让人向往。但诗人认为这里(玉华洞)也一样美丽,甚至可能比蓬岛更胜一筹。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玉华洞的喜爱和赞美,认为它不比传说中的蓬岛逊色。

最后一句“仙人何事不归来”,这里的仙人指的是住在仙境中的神仙。诗人好奇为什么仙人们不来这里游玩,暗示了这个地方的美妙与吸引力。同时也可能意味着仙人不来的原因,比如他们可能已经来过了,或者有其他更吸引他们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美丽而神秘的仙境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玉华洞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超脱凡俗的美感,仿佛自己也置身于这个仙境之中。

何乔新

何乔新(1427年-1502年)字廷秀,号椒丘,又号天苗。江西广昌旴江镇人,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