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后初晴的春日傍晚,通过几个简单却生动的画面,传递出宁静中带着淡淡寂寥的氛围。
前两句"久雨初晴睡正长,春蛙鸣遍旧池塘"像电影开场:连绵阴雨后终于放晴,人还沉浸在慵懒的午睡中,池塘里的青蛙已经此起彼伏地叫开了。这里"睡正长"用得巧妙,既写实又带着拟人化的趣味,仿佛整个春天都刚睡醒。蛙鸣"遍"字显出蓬勃的生命力,与"旧池塘"形成新与旧的对照。
后两句镜头转向小亭:"小亭寂寞斜阳里,一阵东风过木香"。夕阳下的空亭子自带孤独感,但突然吹来的春风带着花香,打破了静止的画面。最妙的是"东负"这个笔误(应为"东风"),反而让无形的风有了拟人化的动态,仿佛风也驮着花香而来。木香可能是蔷薇科植物的花香,清淡悠远,与寂寞的小亭形成冷暖对比。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的短视频:有声音(蛙鸣)、有气味(木香)、有光影(斜阳),通过雨后初晴这个特殊时刻,捕捉到春天既热闹又孤独的双重气质。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不经意间的生活诗意——在看似平常的午后,突然感受到季节变换的微妙气息。
释斯植
释斯植,字建中,号芳庭,武林(今浙江杭州)人。曾住南岳寺,晚年筑室天竺,曰水石山居。与同时诗人胡三省、陈起等多有唱酬。《南宋六十家小集》收有《采芝集》及《采芝续稿》各一卷(续稿有理宗宝祐四年自跋)。事见本集及《续稿跋》。释斯植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采芝集》编为第一卷,《采芝续稿》编为第二卷。校以读画斋本《南宋群贤小集》(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