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宿学舍

夜深踏月到孤城,尘土衣裳一振轻。
谏议祠空凡再宿,广文官冷又前迎。
思家不觉心旌动,纪事谁将腹稿呈。
肯信身逢长至节,三年南望是神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旅人在深夜回到学舍时的复杂心情。

前两句写诗人深夜踏着月光回到孤城,抖落一身尘土,仿佛也抖掉了旅途的疲惫。这里用“尘土衣裳一振轻”这个动作,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如释重负的感觉。

中间四句写诗人回到学舍后的所见所感。他看到谏议祠空荡荡的,自己又要在这里过夜;广文官(学舍的管理者)虽然职位低微,却依然热情相迎。诗人不禁想起家乡,心绪难平,又想到自己记录见闻的腹稿无人可呈,感到孤独和无奈。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谁能相信,自己竟然在冬至节(长至节)这样的团圆节日里,连续三年遥望南方的京城(神京),却不能归家?这里透露出诗人漂泊在外、思乡情切的哀愁。

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深夜归来的场景,表达了游子的孤独、思乡和对仕途的感慨。诗人没有刻意渲染悲伤,而是通过细节描写和内心独白,让读者感受到他淡淡的哀愁和无奈,非常打动人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