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寄兄 其二

万井中原半犬羊,纵横大剑与长枪。
昼烽夜火岂虚日,左触右蛮皆战场。
丁鹤未归辽已冢,杜鹃犹在蜀堪王。
此生不识连昌乐,目送孤鸿空断肠。

现代解析

这首诗《乱后寄兄 其二》描绘了战乱之后的景象,以及对兄弟和家乡的思念之情。下面我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这首诗。

首先,诗的前两句“万井中原半犬羊,纵横大剑与长枪。”描述了战乱后的惨状。这里的“万井中原”指的是广大的中原地区,“半犬羊”意味着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家园被毁,只剩下犬羊为患。大剑和长枪是武器,代表着战争和杀戮。“纵横”二字则形容战争的激烈和普遍。

接着,“昼烽夜火岂虚日”进一步描绘了日夜不断的战火,强调战争的持续和无情。“左触右蛮皆战场”则描绘了战火蔓延,无处不是战场,人们生活在极大的恐惧之中。

然后,诗中的“丁鹤未归辽已冢”和“杜鹃犹在蜀堪王”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和担忧。丁鹤是古代神话中的鸟类,象征着迁徙和归家。这里丁鹤未归暗示亲人未能返乡,辽地已有坟墓,暗示生死未卜。杜鹃鸟常在蜀地出现,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远方家乡的关切和忧虑。

最后两句“此生不识连昌乐,目送孤鸿空断肠。”则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连昌乐指的是作者记忆中的美好时光和家乡的美景,但现在却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下,无法享受和平安宁的生活。“目送孤鸿空断肠”则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看着孤独的飞鸟,心中充满了悲伤和绝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战乱之后的悲惨景象,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这首诗充满了悲伤、忧虑和无奈的情感,让人深感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坚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