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偈 其一百八十一

惭愧一双耳,常思解脱声。
若论俗语话,实是不能听。
闻财耳不纳,闻色心不生。
不受有无语,何虑不惺惺。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道理:耳朵长着不是为了听闲话的,真正聪明的人懂得过滤信息,保持内心清净。

作者先自嘲说"惭愧啊我这对耳朵",表面说耳朵,实际是反思自己。耳朵总想听些让人解脱的话(指有智慧的内容),但现实里听到的多是世俗闲话——这些垃圾信息他根本不想听。

重点在后四句:听到发财的事不往心里去,听到美色不动心,别人争论"有"或"无"这类空话也懒得理会。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不活得清醒明白呢?就像我们现在说的"左耳进右耳出",但作者更高级——他连"进"都不让垃圾信息进来。

全诗妙在把"耳朵"拟人化,用最日常的听力问题,教人做信息时代的精神贵族:不是所有声音都值得接收,守住耳朵这个入口,才能守住心灵的净土。这种一千多年前的"信息过滤术",放在今天刷短视频的时代尤其值得品味。

庞蕴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