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其十

日斜山额黄,草暗裙腰绿。
无语凭阑干,倦倚湘江曲。
柳丝情短长,怪底三眠足。
燕燕不知愁,夜夜双双宿。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的闺怨图景,用日常可见的景物巧妙传递女子内心的孤寂。

上片用"山额黄""裙腰绿"这样生动的比喻,将夕阳染黄的山峦比作女子额头的花黄,把暗绿的草地比作裙带,既点明时间(傍晚),又暗示主人公是位精心打扮的女子。她默默倚着栏杆,疲惫地靠在湘江弯曲处,一个"倦"字透露出她长久等待后的身心俱疲。

下片通过柳丝和燕子反衬女子的孤独。柳条随风摆动像在丈量情意长短,而"三眠足"借用柳树典故(传说柳树一日三眠),暗指时间流逝。最妙的是结尾:燕子不懂人间愁绪,夜夜成双入对,这与形单影只的女子形成强烈对比——连燕子都有伴,唯独她始终等不到归人。

全词没有直接写"思念",但通过黄昏景色、慵懒姿态、柳条摆动、双飞燕子这些意象,让读者自然感受到女子望穿秋水的愁绪。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就像用生活片段拍短视频,每个镜头都在无声地诉说故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