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姝媚
宫墙行已近。
讶水佩风裳,淡妆微晕。
田田多少,占凉波四面,翠痕萦损。
太液遥连,一半是、天家脂粉。
玉井谁传夜舒,曾记总输风韵。
宛转横堤曲港,便一幅、江南图画应逊。
淡云疏雨,怕等闲、轻把红衣吹褪。
传语西风,莫便做、晚来秋恨。
搅破香香深处,双鸳梦稳。
讶水佩风裳,淡妆微晕。
田田多少,占凉波四面,翠痕萦损。
太液遥连,一半是、天家脂粉。
玉井谁传夜舒,曾记总输风韵。
宛转横堤曲港,便一幅、江南图画应逊。
淡云疏雨,怕等闲、轻把红衣吹褪。
传语西风,莫便做、晚来秋恨。
搅破香香深处,双鸳梦稳。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夏日宫廷荷塘的唯美画面,同时暗含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全词以"宫墙"开篇,暗示这是皇家园林的景色。
上片写荷花之美:词人走近宫墙,惊讶地发现荷花("水佩风裳"指代荷花)像淡妆美人般娇美。荷叶("田田"形容荷叶茂密)占满整个池塘,翠绿的荷叶倒映水中。这里"太液"是汉代宫苑中的池名,用来代指皇家池塘,说这里的荷花美得像是用皇家的胭脂粉妆点过。提到"玉井"典故(传说昆仑山上有玉井生荷花),但认为眼前的荷花比传说中的更美。
下片写荷塘整体意境:弯弯曲曲的堤岸和小河,构成一幅连江南美景都比不上的图画。但词人突然担心起来——怕突如其来的风雨("淡云疏雨")会吹落荷花("红衣"指红色花瓣)。于是对西风说话:别急着带来秋天的萧瑟,别惊扰了在荷香深处安睡的双鸳鸯。
全词最妙处在于: 1. 把荷花比作宫廷美人,用"淡妆""脂粉"等化妆品来比喻,既形象又新颖 2. 在美景中突然插入担忧,从"怕等闲"开始情绪转折,让画面有了情感深度 3. 最后用"双鸳梦稳"收尾,既写实(池塘常有鸳鸯)又象征爱情,余韵悠长
词人表面写荷花,实则表达对美好事物(可能是爱情或青春)的珍惜,以及对其易逝的隐忧,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