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逸民六首 其二

西郊获奇兽,鲁史终笔削。
列国事纷争,士习纵横学。
卓彼鲁仲连,冲怀隘寥廓。
缓颊秦师退,立谈聊城拔。
奇功不日收,世议酬高爵。
孰知斯人志,飘飘在丘壑。
翱翔东海上,遗踪散冥漠。
千载仰高风,于焉可敦薄。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战国时期著名隐士鲁仲连的故事,用现代话可以这样理解:

前半部分描绘了战国乱世背景——各国混战,读书人都在学权谋之术(纵横学)。这时候鲁仲连却像一股清流,他心胸宽广超脱世俗,仅凭一张嘴就办成两件大事:劝退秦国军队、靠谈话收复聊城。这种不靠武力解决问题的智慧,本该获得高官厚禄。

但后半部分揭示了鲁仲连的真正追求——他根本不在乎功名利禄,打完"嘴炮"就潇洒隐居去了。像只自由的海鸥飞向东海,只留下传说飘散在历史长河里。诗人最后感叹:千年后我们仰望这种风骨,才发现真正的高贵是看淡名利、坚守本心。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对比:乱世中人人争名逐利,鲁仲连却用最聪明的方式建功立业,又用最酷的姿态转身离开。这种"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洒脱,正是现代人向往却难做到的生活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