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方孝岳先生(一九七三年)
烈风下东南,万古闭天阙。
烂烂少微星,如何中夜灭。
孤馆哭先生,眼枯唯馀血。
悽恻龙虎墙,曾见鸾凰歇。
孤标挺桐城,戛戛多奇作。
浩气耿江关,颠危不改辙。
坛坫五十岁,挥手鲸鱼击。
无惭望溪孙,欲较扶风岳(指令岳马通伯先生)。
壮采雕龙篇,覃思左氏略。
古音更谁傅,公去成绝学。
斯文无欲丧,逐使江海竭。
东城草萧瑟,子云遗高阁。
低徊瞻南轩,仿佛清芬发。
唯公爱后生,肝胆有馀热。
清夜挥尘谈,春风泉水活。
杯酒意拳拳,诱掖忘驽劣。
卧病岁侵寻,鹦州波浪阔。
蓬高且绕室,岂无雅雀聒。
前月手书来,尚念微躯弱。
涤器日蹉跎,音问愧时缺。
方喜扶杖行,电光忽永缺。
百身亦何赎,温语堪重说。
唯当奋丹铅,庶不负芳烈。
乾坤犹震荡,此意恐毫末。
黄鹤去不归,衰呼厚地裂。
烂烂少微星,如何中夜灭。
孤馆哭先生,眼枯唯馀血。
悽恻龙虎墙,曾见鸾凰歇。
孤标挺桐城,戛戛多奇作。
浩气耿江关,颠危不改辙。
坛坫五十岁,挥手鲸鱼击。
无惭望溪孙,欲较扶风岳(指令岳马通伯先生)。
壮采雕龙篇,覃思左氏略。
古音更谁傅,公去成绝学。
斯文无欲丧,逐使江海竭。
东城草萧瑟,子云遗高阁。
低徊瞻南轩,仿佛清芬发。
唯公爱后生,肝胆有馀热。
清夜挥尘谈,春风泉水活。
杯酒意拳拳,诱掖忘驽劣。
卧病岁侵寻,鹦州波浪阔。
蓬高且绕室,岂无雅雀聒。
前月手书来,尚念微躯弱。
涤器日蹉跎,音问愧时缺。
方喜扶杖行,电光忽永缺。
百身亦何赎,温语堪重说。
唯当奋丹铅,庶不负芳烈。
乾坤犹震荡,此意恐毫末。
黄鹤去不归,衰呼厚地裂。
现代解析
这首《挽方孝岳先生》是1973年诗人悼念方孝岳的深情之作,全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对方孝岳的敬仰与哀思。
诗歌开篇以"烈风下东南"的壮阔景象,暗示方孝岳的离世如同天象突变,令人震惊。"烂烂少微星"比喻方孝岳是文坛璀璨的明星,他的陨落让诗人痛心不已。"眼枯唯馀血"用夸张的手法,极言悲痛之深。
中间部分回顾方孝岳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诗人称赞他"孤标挺桐城",在文坛独树一帜;"浩气耿江关"则展现其刚正不阿的品格。通过"壮采雕龙篇"等句,突出他在文学理论(如《文心雕龙》研究)和经学(如《左传》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
后段转为抒发个人哀思。诗人回忆与方孝岳的交往细节:"清夜挥尘谈"写他们深夜畅谈的场景;"杯酒意拳拳"表现方孝岳对后辈的关怀。这些温馨回忆与"电光忽永缺"的突然离世形成强烈对比,更显悲痛。
结尾处"黄鹤去不归"的意象,既表达永别之痛,又暗含对方孝岳高洁品格的赞美。全诗情感真挚,既有对逝者成就的赞颂,又有对知音永逝的哀恸,展现了传统挽诗"哀而不伤,颂而不谀"的特点。诗人最终以"奋丹铅"(继续写作)来表达继承遗志的决心,使哀思升华为积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