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郭嵩焘联

抱道德文章而未竟其用,遇也命也天也;
感时行物生之妙以无言,神与仙与佛与?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在哀悼晚清思想家郭嵩焘的去世,用现代语言解读就是:

上联说郭嵩焘这个人很有才华(道德文章),本可以做成很多大事(未竟其用),但最终没能完全施展抱负,这既是时运不济(遇也),也是命运捉弄(命也),更是时代环境的限制(天也)。就像现在有人感叹"这么厉害的人怎么就得不到重用"。

下联则赞叹郭嵩焘的思想境界:他能敏锐感知时代变迁(感时),洞察万物规律(物生),用最精妙的方式(无言)表达深刻见解。这种超凡的智慧,简直像神仙(神与仙)一样通透,像佛陀(佛与)一样觉悟。

全联通过三个层次递进:先惋惜其怀才不遇,再赞叹其思想深度,最后用"神仙佛陀"的比喻将其智慧神圣化。这种写法既表达了深切哀悼,又突显了逝者的非凡价值,比简单说"郭先生很伟大"要动人得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