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庄临大江望江阴君山怀淮阴违尉用去年送行

日把文书揖上官,恐将心事负儒冠。
尘埃日月忙中度,学问工夫实处难。
莺谷已成经岁别,鹪巢且向一枝安。
绝怜对眼江南北,不得君山并马看。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基层公务员的日常烦恼和对朋友的思念,语言平实但情感真挚。

前四句讲工作状态:每天忙着给上级递文件,生怕辜负了自己读书人的理想。在鸡毛蒜皮的公务中虚度光阴,想静下心做学问却发现很难坚持。用"尘埃日月"比喻琐碎繁忙的日子,像灰尘一样蒙住了原本的志向。

后四句转向对友人的思念:像黄莺离开山谷一样,和朋友分别已经一年。现在自己像小鸟般将就着找个地方安身(暗指不太如意的现状)。最让人难受的是,明明隔着长江能互相望见(你住江北我住江南),却不能一起并马去看君山风景。这里的"君山"既是实指江阴的君山,也暗含"君子之交"的意味。

全诗妙在把职场倦怠和友情牵挂自然融合:前半部分抱怨工作消磨志气,后半部分突然转向对老友的惦记,这种情绪转折特别真实。就像现代人加班时突然想起好久没聚的朋友,那种疲惫中带着温情的复杂感受。最后用"隔着江望山却不能同游"的画面收尾,把遗憾感表达得既含蓄又强烈。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