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夜坐

兰舟凌浩渺,水色暗连天。
宴坐深明烛,遥情寄简编。
箑閒知爽入,膏续悟更延。
感候伤羁思,劳歌中自宣。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晚乘船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独白,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思念。

开头两句"兰舟凌浩渺,水色暗连天"用简单的语言勾勒出宏大的画面:精致的小船行驶在广阔的水面上,昏暗的天色与水色融为一体。这里既写出了夜航的壮阔,也暗示了旅人的渺小与孤独。

中间四句转入船舱内的场景。诗人在烛光下静坐读书("宴坐深明烛,遥情寄简编"),通过摇扇感受夜风的凉爽("箑閒知爽入"),添加灯油时意识到夜已深沉("膏续悟更延")。这些日常细节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个安静而略带寂寞的夜晚。

最后两句"感候伤羁思,劳歌中自宣"道出了全诗的主旨:因季节变化而感伤,因漂泊在外而思念,只能通过歌声来排遣心中的愁绪。这种情感既私人又具有普遍性,容易引起每个有过类似经历读者的共鸣。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平实的语言,将夜航的景物、舱内的活动与内心的感受完美融合,让读者在看似平常的场景中,体会到人类共有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诗人没有使用夸张的修辞,而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真切的感受,创造出一个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