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杂咏①呈廉公亮佥事 其五

歌扇春(一作摇)风噀酒香,舞裙落(一作今)日动鹅黄。
柳边今夜孤舟发,水远山遥空断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离别时的伤感。下面我来简单分析一下:

1. 首句“歌扇春(一作摇)风噀酒香”
- 这里,“歌扇”指的是歌女手中的扇子,暗示着春天里人们欢聚歌舞的场景。“春风”代表了温暖和生机,而“噀酒香”则描述了酒香四溢的情景,整体营造了一种欢快的气氛。

2. 次句“舞裙落(一作今)日动鹅黄”
- “舞裙”指舞女的裙子,这里用“鹅黄”来形容裙子的颜色,鹅黄是一种淡黄色,给人一种柔和、温暖的感觉。“落(一作今)日”在这里可能是指舞女的裙子在风中飘动的样子,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

3. 第三句“柳边今夜孤舟发”
- “柳边”指柳树旁边,暗示离别时的环境。“今夜”点明时间,而“孤舟”则是作者即将乘船离开,表达了离别时的孤独感。

4. 尾句“水远山遥空断肠”
- 这句直接表达了作者离别后的孤单和伤感。“水远山遥”形容离别后的路途遥远而漫长,四周静悄悄的,只有自己的孤单,令人感到无比伤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刻画了春天离别时的场景,既有欢乐的元素,也有深深的离愁别绪,展示了诗人细致入微的情感表达能力。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