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老官员在秋天傍晚的闲居生活,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清闲自在的向往。
开头两句说校官(学校官员)和庙官(祭祀官员)职位差不多,为什么不把家搬到学校旁边住呢?这里暗含对官场例行公事的不满。
中间四句是自嘲:每天忙忙碌碌像猴子一样"朝三暮四"(比喻被琐事耍得团团转),每月每年耗费公家钱粮却觉得自己没什么功劳。他觉得那些重要职位应该让给更有能力的人("公等"),自己这个老头子就适合在院子里晒晒太阳。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突然开心起来:新种的竹子长势很好,看着它们挺拔地迎着南风摇曳。这里"玉立"形容竹子像玉一样洁净挺拔,"向南风"暗示竹子(也是诗人自己)向往温暖自由的生活。
全诗妙在把官场疲惫和田园乐趣对比着写,用自嘲的语气说烦恼,用轻快的笔调写快乐。特别是最后两句,把竹子的形象写得清新脱俗,其实是在说:虽然当官没意思,但生活中还有这样美好的小事值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