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永之间山路艰涩薄晚吏卒鬨云渐近祁阳路已平夷皆有津津之色

朝登赤土岭,暮入黄泥谷。春江弄花月,归梦恍在目。

觉来行路难,杜宇叫高木。凹中泥没踝,凸处石齧足。

坐舆我尚病,想见肩舆仆。衡阳复祁阳,可暂不可宿。

晚来出前冈,路坦亭堠促。将士走相贺,喜色如膏沐。

人生本无闷,逆境要先熟。不从忧患来,安识平为福。

夷涂不常遇,历险始知足。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生动描绘了一段艰难旅程后的豁然开朗,道出了"苦尽甘来"的人生哲理。

开篇用"赤土岭""黄泥谷"等意象,勾勒出山路崎岖的画面。诗人坐在轿中抱病赶路,看到轿夫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凹处的泥浆没过脚踝,凸起的尖石硌得脚疼。这段描写让读者仿佛亲历其境,感受到行路的艰辛。

转折出现在傍晚时分。当队伍翻过山冈,突然发现道路变得平坦宽敞,路边的驿站也多了起来。将士们互相庆贺,脸上疲惫一扫而空,就像刚洗过澡般容光焕发。这个场景对比强烈,生动展现了苦尽甘来的喜悦。

最后四句是画龙点睛的哲理升华。诗人说人生本没有真正的困境,关键是要学会在逆境中成长。不经历忧患,怎会懂得平凡的幸福?平坦大道不常有,正是经历过险阻,才会懂得知足常乐。这种感悟既是对旅程的总结,也道出了普遍的人生智慧:艰难困苦能让人更懂得珍惜平凡的幸福。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