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里的孤独与衰老之感,语言平实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凉风吹袅袅,遥夜阖闾城"像电影开场:微凉的秋风轻轻吹拂,夜色中的阖闾城(苏州古称)显得遥远而寂静。这里用"袅袅"形容风的轻柔,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秋风拂面的触感。
中间四句是情感的核心部分。"秋至明蟾影"说秋月格外明亮,"寒生切雁声"写听到大雁南飞的鸣叫,更觉寒意。这两个画面一动一静,用月亮和大雁这两个典型秋景,带出季节转换的寂寥。"泪痕馀枕席"是特写镜头:枕头上还留着泪痕;"病骨怯支撑"则直接道出身体虚弱的状态,两个细节让读者看到主人公深夜独处的脆弱时刻。
最后两句"霜鬓朝来染,应知更几茎"像是清晨的镜子特写:新添的白发又多了几根。这里用"霜"比喻白发,用"茎"来数头发,既形象又带着苦涩的幽默感,把年华老去的无奈表达得含蓄而深刻。
全诗就像一组蒙太奇画面:从秋夜的城市远景,推到月雁的中景,再聚焦到泪痕枕头和病体的近景,最后给白发一个细节特写。通过这些画面,诗人把季节的秋、人生的秋和夜晚的孤独感完美融合,让读者感受到时光流逝中那份难以言说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