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神秘的道教仙山——茅山,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它的仙气与超脱。
开篇用"玉肺"比喻山体晶莹剔透,像浮在空中的肺叶,而"巳字山"暗示山形如蛇般蜿蜒。说山门大开不设防,洞天福地宽广无边,展现道家崇尚自然的境界。
中间四句用四个鲜明画面展现仙山的神奇:秋天可以采摘紫色仙草("朮"指白术,道家药材),夜晚能看到炼丹的红光;画中的水牛在吃草,三只仙鹤分别停驻在不同山峰。这些意象既有道家炼丹修行的元素,又充满自然野趣。
结尾转入感慨:仙人的踪迹已难寻觅,但高洁的风范长存。最后以"额瘢"(额头疤痕)的典故收尾,暗指寻找仙踪需要特殊的印记或机缘,留下悠长余韵。
全诗就像一组流动的山水画,把道教圣地的灵气、修行生活的意趣,以及诗人对仙境的向往都浓缩在八句之中。语言看似平实却暗藏玄机,需要读者细细品味其中的仙家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