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精舍

欲因山水觅知音,精舍居然向碧林。
大块何曾镇韬蕴,高秋常自效深沉。
翠烟低处岩鸣鹿,白浪冲开渚下禽。
触绪由来成静观(去声),不知写者更何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山水间寻找知音、静心思考的场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内心感悟。

首联"欲因山水觅知音,精舍居然向碧林"直接点明主题:作者想通过亲近山水来寻找心灵共鸣,他的小屋就建在青翠的树林中。这里"精舍"指的是修行或静思的住所。

颔联"大块何曾镇韬蕴,高秋常自效深沉"用拟人手法写自然:广袤大地从不刻意隐藏自己的内涵,深秋时节总是自然而然地显得庄重深沉。这其实是在说大自然的真诚与厚重。

颈联"翠烟低处岩鸣鹿,白浪冲开渚下禽"是两幅生动的自然画面:青翠雾气中传来岩间鹿鸣,白色浪花惊飞了沙洲上的水鸟。一动一静,有声有色,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尾联"触绪由来成静观,不知写者更何心"是作者的感悟:眼前的景致总能让人平静思考,但不知道写下这首诗的人(可能是作者自己)当时究竟怀着怎样的心情。这种留白给读者想象空间。

全诗通过山水、鹿鸣、飞鸟等意象,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的清净世界。作者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同时也流露出些许孤独感。诗中"觅知音"的愿望和"不知何心"的疑问形成呼应,表达了人在面对自然时的复杂心境。语言清新自然,画面感强,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