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杂纪 其二

冬杪炎蒸尚不停,平生闻见未曾经。
黄瓜茄子园中熟,麦穗苗秧野外青。
山色枯焦无润泽,人容憔悴甚伶仃。
家家平屋重铺土,蔽日藏阴得少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反常的冬季景象,读起来像一幅生动的"灾难纪实照片"。

开头两句就让人吃惊:冬天都快结束了,天气却还像蒸笼一样闷热,这是作者这辈子都没见过的怪事。接着用黄瓜茄子成熟和麦苗返青的对比画面,突出季节的混乱——本该是寒冬,却出现了夏天的蔬菜和春天的景象。

中间四句像镜头拉远:山像被烤焦了似的干枯,人们饿得面黄肌瘦。最揪心的是"家家平屋重铺土"这个细节,老百姓不断往房顶加土不是为了保暖,而是为了在反常的炎热中制造一点阴凉,就像现代人在屋顶铺隔热层。

全诗最妙的是通篇没用一个"苦"字,但通过黄瓜反常成熟、麦苗不合时令地生长、枯焦的山色、憔悴的农民、不断加厚的土屋顶这些具体画面,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气候异常给百姓带来的生存困境。这种用日常细节展现民生疾苦的手法,比直接喊"百姓好苦"更有冲击力。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0